【0dsyong.com--調查報告】
70年,對一個人而言,是從襁褓到古稀的跨度,而對一個國家而言,卻是從一窮二白到繁榮富強的跨越,伴隨這一跨越,中國的道路交通和道路交通管理,也同步發(fā)生了巨大變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70年交通發(fā)展巨變的感慨說說,歡迎大家來參閱。
70年交通發(fā)展巨變的感慨說說
1. 那時的路面大多數都是沙石路,還有的是泥巴路,工人們上下班都只能通過步行,騎自行車的都非常少見。養(yǎng)護只有通過人力來進行,運輸材料也只能靠肩挑背扛或者是簡易手推車,養(yǎng)護起來特別困難而且特別辛苦。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財力的不斷增大,我們花大力氣對普通公路進行了改建,路面由原來的沙石路、泥巴路全部改建為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公路修好了,養(yǎng)護工作也可以更好開展。
2. 建國70周年以來,進得來、行得通、走得暢,四通八達的路網連通了,縮短了城鄉(xiāng)通行時間,為民眾生產生活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3. 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老百姓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有路可走”到“有車可坐”“有機可乘”,我們要感恩祖國!
4. 改革開放以來,徹底告別了“山間鈴響馬幫來”“火車沒有汽車快”“百姓通信靠吼”的時代。
5. 中國70年交通的巨變并不只是科技的巨大變革,更是無數人共同奮斗和奉獻的見證。
6. 新中國這70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方方面面都值得驕傲。尤其是中國70年交通的巨變,帶來的是近14億中國人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感恩祖國!
7. 以前上北京,老京張平均時速30公里,要走7個小時。今年底,坐上我自己參與設計的京張高鐵,50分鐘就到了,同樣的距離卻感覺近了好多。中國70年交通的巨變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8.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經歷了從“騎著毛驢上北京”,到“坐上火車去拉薩”,再到3萬公里高鐵基本覆蓋80%大城市、“復興號”實現時速350公里“陸地飛行”、國產大飛機c919一飛沖天的歷史跨越。
9. 今天,從北國雪原到海島椰林,從大漠邊陲到東海之濱,東西、南北縱橫各5000多公里的中華大地上,越來越多的人即使身處異地也可體驗“同城化”生活,還能“任性”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10. 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重慶直轄……在這場由150個新中國第一、60個關鍵指標織就而成的歷史畫卷中,不少“重慶元素”亮相。我為我是重慶人感到驕傲!
11. 中國70年交通巨變,今日之成就,是往昔歲月不懈奮斗的回報,亦是開啟未來征途的基石。
12.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交通領域的巨大變化,連通的是960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帶來的是近14億中國人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13.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70年之間,人們的交通出行有著很大的變化,如今的交通工具以及出行的方式多種多樣,任你選擇。最能體現的是大馬路上的變化,從羊腸小道到寬闊馬路,從滿街的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私家車進入千家萬戶,可以說在一條馬路上,記錄了這70年來的交通出行變化。
14.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荔波縣交通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如今,寬闊筆直的高速公路,宛若荔波大地的根根琴弦,立體交通網奏出荔波新時代動人的交通樂章。從蜿蜒曲折的盤山路,到通暢安全的高速路,荔波交通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5.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荔波的交通發(fā)生了巨大變遷,無論是從人挑馬馱到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還是從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嬗變,都映照出荔波百姓滿滿的幸福感。
看過《中國70年交通發(fā)展歷程_中國70年交通發(fā)展巨變的感慨說說發(fā)朋友圈》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