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導游詞】
經(jīng)費一般是指(機關(guān)、學校等)經(jīng)常支出的費用。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景點導游詞詳細(通用7篇),歡迎品鑒!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三亞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位于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偯娣e1506公頃,是按照國家森林公園規(guī)范要求開發(fā)建設(shè)的三亞市第一個森林公園,是海南省第一座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
園區(qū)定位于國際一流的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其生物、地理、天象、水文、人文資源豐富多彩,景觀建設(shè)極盡生態(tài)自然,可開展登山探險、野外拓展、休閑觀光、養(yǎng)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旅游活動。海南省是中國第一個生態(tài)省,而"熱帶天堂"就是離城市最近的天然森林氧吧。
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和環(huán)保部擬認定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為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位于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總面積1506公頃,是按照國家森林公園規(guī)范要求開發(fā)建設(shè)的三亞市第一個森林公園,是海南省第一座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
園區(qū)定位于國際一流的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其生物、地理、天象、水文、人文資源豐富多彩,景觀建設(shè)極盡生態(tài)自然,可開展登山探險、野外拓展、休閑觀光、養(yǎng)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旅游活動。海南省是中國第一個生態(tài)省,而“熱帶天堂”就是離城市最近的天然森林氧吧。
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位于我國最南端的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東南方向25公里處,即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兩側(cè)山體,總面積1506公頃,分東園和西園,猶如伸展的雙臂環(huán)抱著“天下第一灣”。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其生物、地理、天象、水文、人文和海景景觀資源豐富,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使之成為發(fā)展熱帶雨林旅游的首選之地。
開展登山探險、野外拓展、休閑觀光、養(yǎng)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旅游活動。海南省是中國第一個生態(tài)省,而“亞龍灣熱帶天堂”就是離城市最近的天然森林氧吧。她與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形成強烈的差異、互補和互動,是亞龍灣由濱海向山地、由海洋向森林、由平面向立體、由藍色向綠色的重要延伸,使亞龍灣真正形成了大景區(qū)的概念,填補了三亞森林生態(tài)旅游的空白。
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總規(guī)于2003年完成、2007年修編并經(jīng)市政府批準實施。其景觀景點建設(shè)極盡生態(tài)自然,旅游接待設(shè)施建設(shè)極盡高端,定位于建成國際一流的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概算總投資約19億元,著力打造亞龍灣又一標志性的綠色旅游品牌,為海南林業(yè)旅游發(fā)展再創(chuàng)輝煌。
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望去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海水覆蓋。大海對于我們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來說,總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從遠古時期,人類就發(fā)明了船,拓展海上活動領(lǐng)域,在遠離人類喧囂的深海里會是什么樣子呢?有些什么生物在那里生存?今天,我就帶大家去新澳海底世界參觀,去揭開海洋生物神秘的面紗。
x新澳海底世界位于x海港區(qū)渤海之濱,是由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三方投資共同興建的,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科普教育、觀賞娛樂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博物館。新澳海底世界主要包括海豚表演館,小池區(qū),企鵝館,海豹館,觸摸池,海底隧道,表演休息區(qū),科普展廳,科普教室以及海洋精品店,觀海餐廳等諸多部分。各種色彩斑斕的魚兒在這里自在地游弋,海龜、海豹、企鵝憨態(tài)可掬,海豚、海獅表演精彩不斷。透過深藍的海水里迷離變化的燈光,可以看到一個神話般的世界:水草飄曳,天真純美的美人魚緩緩流過。
讓我們先去海底世界看看那些美妙的海洋生物。進入海底世界,天色就“昏暗”起來,首先迎接我們到來的是熱帶淡水觀賞魚。這些體形為紡錘形,銀光閃爍,背鰭、尾鰭鮮紅的魚類為紅鰭鯽。那些垂體細長,背、腹鰭幾乎在一條線上的為銀龍魚,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魚種,龍魚的英文詞匯,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那些體態(tài)輕盈,體色橘紅,長有頭瘤的被稱為“紅魔鬼”??催@些魚在清澈透亮的水中靜靜地游弋,十分漂亮。
再往前,是高溫高氧的“七彩神仙”魚池,七彩神仙體色豐富多彩,有以紅色為主基調(diào)的紅七彩,以棕色為主基調(diào)的棕七彩,以藍色為主基調(diào)的藍七彩,并以紅、黃、藍、綠、黑、棕、白、紫色等為點綴,花色繁多,美不勝收,素有“熱帶魚王”的美稱。神仙魚性格文靜,游動輕盈瀟灑,常忽升忽降,忽進忽退,忽隱忽現(xiàn),出沒于綠草叢中,逍遙于碧水之間。
銀燕魚,外形近似斧頭,體態(tài)比較扁、薄,全身銀白色,體上有斑紋,胸鰭特別大,有如一對翅膀。銀燕,性情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膽怯,絕不加害其他魚,喜生活在光線稍暗及有水草的地方,可與溫和小型魚混養(yǎng)。這邊還有海象魚,富貴貓,比較喜歡夜間活動的弓背魚,又稱“七星飛刀”。
新澳海底世界里有來自我國南海的綠龜,在這邊的海龜池,您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它。由于長時間生活在水里,它們的四肢已經(jīng)退化成了鰭的樣子,縮不到殼里去了,這也是海龜和陸地龜?shù)膮^(qū)別。這里的海龜有30多歲,前邊海底隧道的海龜有100多歲了。
看看這些美麗的生物,您是不是想親手摸一摸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到了觸摸池。最左邊的池子里是一些藍色五角海星。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的重要成員,五條腕的海星形狀很像“五角星”。海星喜歡吃貝類,而且是用胃直接吃東西。海星有“分身術(shù)”,若把海星撕成幾塊拋入海中,每一碎塊會很快重新長出失去的部分,從而長成幾個完整的新海星來。右側(cè)是一種相當溫和的鯊魚,您可以輕輕摸摸它粗糙的皮膚。
地圖魚是家庭常飼養(yǎng)的一種觀賞魚類。其體側(cè)有不規(guī)則的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形似地圖,故名“地圖魚”。地圖魚有許多變種,如碧玉珠地圖,紅花地圖,白花地圖等。這種體表遍布黑色圓斑,似金錢狀的魚是金錢魚,它的體色常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時深時淺,特別漂亮。
這種藍、白、黑相同,身長只有三四厘米的小魚被稱為“魚大夫”。魚“大夫”喜歡在珊瑚礁中或海草叢生的地方游來游去,那是它們開設(shè)的“流動醫(yī)院”。魚“大夫”用尖嘴為大魚清洗傷口的壞死組織,啄掉魚鱗、魚鰭和魚鰓上的寄生蟲,這些臟東西又成了魚“大夫”的美味佳肴。所以,在好多海洋櫥窗里都放養(yǎng)著這種小魚。
這群小魚更為奇特,喜歡倒立群游,通體灰白色,體側(cè)從眼睛到尾部有一條黑帶,嘴尖似管狀向前突出??雌饋硐褚粋€個薄的刀片,我們稱它為“刀片魚”。這種魚雖小,卻是食肉的。
海底世界充滿了勃勃生機,色彩鮮艷的各種魚類在這里往來穿梭,貌似植物實則動物的珊瑚千姿百態(tài),傳遞出大洋浪漫的風情。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一個個微小的觸角在澄澈的海水中輕輕涌動。這里有“樹”,有“花”,有“葉”,其實都是五彩珊瑚不同品種的變化。
這里邊是一些“炮彈魚”:魔鬼炮彈分布于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珊瑚礁海域,食海藻。玻璃炮彈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雜食。小丑炮彈幼魚體色為深褐色,上布滿白色大斑點,尾為黃色,背鰭下方有黑斑;成魚體色夜為灰褐色,只有腹部有白色斑點,背鰭下方有黃網(wǎng)狀紋;幼魚具有極高觀賞價值。
下面我們來到了海底世界惟一的有毒魚池。現(xiàn)在向我們游過來的是“獅子魚”。當獅子魚在水里巡游時,張開身上所有各鰭間的翅膀,好像孔雀或火雞開屏一樣,所以國外也有人稱其火雞魚。獅子魚身上布滿深淺不一的條紋,飼養(yǎng)在魚缸里異常美麗。別看獅子魚個頭不大,如果四五條獅子魚聯(lián)合起來,就能把一頭健壯的水牛毒死。
海鱔也是有毒的,海鱔屬于鰻鱺科中形狀和行動最像蛇的魚,長可達1.5米。海鱔神體呈筋肉質(zhì),沒有鱗但有鮮明的花紋。它們通常生活在巖石堆或珊瑚上,白天隱藏在巖石縫里,傍晚出來覓食。海鱔長有鋒利的牙齒,性情兇猛,但它們平時行動遲緩。
前面的櫥窗里安了兩臺空調(diào),這里是企鵝的家。這里住著一對企鵝夫婦,那只小企鵝是2004年才出生的。由于它們是溫帶企鵝,個頭比較小。工作人員在拿著“面條魚”,“沙丁魚”,小家伙還挺愛干凈的,掉在地上的魚就不吃了。
前面就是100米長,270度亞克力玻璃環(huán)境而成的海底隧道,隨著自動步道緩緩移動,各種色彩斑斕的魚類在身邊游弋,讓海底漫游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由于凹透玻璃的縮小作用,我們看到里邊的魚要比實際小得多,在隧道轉(zhuǎn)彎平板玻璃處,你可以看到魚的實際大小。那個如蝙蝠一樣在我們頭上滑過的家伙,大家都認識它吧?《海底總動員》中,尼莫的老師呀!它學名叫鰩,俗稱老板魚,身體扁平,呈菱形,有張黑白相間的娃娃臉,尾巴又細又長。那條體態(tài)龐大的是石斑魚,石斑魚系硬骨魚綱,鰭科,因其魚身上有花色條紋和異色斑點,故名石斑魚。石斑魚生性兇猛,喜吞食魚類和蝦類。石斑魚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qū)推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高檔宴席必備之佳肴。隧道里還有一些鯊魚,脾氣都比較溫和,最長只有3米,主要是護士鯊、白鰭鯊、檸檬鯊。那條淡綠色的魚是蘇眉色,這種魚因為在眼睛的上方有兩道短小的黑色紋路,看起來仿佛眉毛一般而得名,而其成魚的背部很像拿破侖的帽子,故又被稱為“拿破侖魚”。隧道底部還有些豎著,斜放的石像,給本來深幽變幻的海底又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
尊敬的各位考官你們好,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請問可以開始了嗎?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遼寧省沈陽故宮參觀游覽,我是大家的導游,很榮幸為各位提供服務(wù),接下來請由我為大家進行講解。
我們此次游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故宮,顧名思義就是舊時宮殿,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努爾哈赤建立政權(quán)之初國號為金,史稱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建設(shè),形成了東中西三路格局。其中東路為老罕王努爾哈赤進沈陽以后修建;中路為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繼位以后興建;西路則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東巡和為了安放《四庫全書》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間,組成20多組院落。作為我國現(xiàn)存保存最完好的兩座宮殿之一,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yīng),卻又有著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的建筑風格和格局樣式。那么我們今天就來領(lǐng)略一下昔日皇宮的風采。
(故宮門前)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宮門前,東西各有一座牌坊。東邊為文德坊,西邊為武功坊。老沈陽人俗稱為“東華門”和“西華門”。古時候大臣上朝之時從東華門入朝。
在崇政殿前的東西兩側(cè)分別為“飛龍閣”和“翔鳳閣”?!帮w龍閣”和“翔鳳閣”主要是為皇帝藏珍納寶的。許多珍貴的文物都藏于此間?!帮w龍閣”和“翔鳳閣”后面分別是用于存瓷器的東七間樓和存放書籍墨刻的西七間樓。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左高右低”,在清寧宮左右兩側(cè)按照地位級別分別是: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我們下面逐一參觀。關(guān)雎宮就是皇太極一生中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宸妃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宮皇后哲哲的親侄女。海蘭珠嫁皇太極時已經(jīng)26歲,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后妃時,海蘭珠后來者居上,被封為東宮大福晉,并把其居住宮室命名為“關(guān)雎宮”?!瓣P(guān)雎”一詞源于《詩經(jīng)》首篇“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這是一首千古愛情絕唱,把內(nèi)涵這樣豐富的名字賦予了海蘭珠所住的宮室,足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極非常高興,并在大政殿頒詔大赦天下,皇太極這一不尋常的舉動,足以證明對該皇子寵愛有加,可惜這位小皇子來到世上僅七個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無法承受這一痛苦的打擊,每日郁郁寡歡,積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當時皇太極正在邊外重鎮(zhèn)錦州與明朝作戰(zhàn),聞訊后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還是沒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勝,一路奔進關(guān)雎宮愛妃的靈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國喪的規(guī)格從厚殯葬,同時下旨追封謚號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蘭珠成為有清一代獲謚號字數(shù)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極一直生活在懷念宸妃而無法釋懷的狀態(tài)中,并結(jié)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馬生涯,再也沒有重返戰(zhàn)場,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圍獵路過宸妃的墓地,皇太極都要憑吊一番,痛哭一場。
衍慶宮又稱為次東宮,是皇太極淑妃巴特瑪璪的寢宮,衍慶是福慶長久之意。淑妃也來自阿巴垓部,為林丹汗竇土門福晉,林丹汗死后,與部眾歸順皇太極,崇德元年冊封為衍慶宮淑妃。其女,被皇太極嫁給多爾袞為妻,是多爾袞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之一。
我們最后來看看皇太極——后四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宮。永福宮位居五宮之末也稱次西宮,是皇太極后妃中名氣最大的莊妃居住的宮室。莊妃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宰桑之女,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后妃時,年齡最小的布木布泰被尊為次西宮側(cè)福晉。如論對清政權(quán)的鞏固發(fā)展與影響,莊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后妃。莊妃是中宮皇后哲哲的親侄女,東宮宸妃海蘭珠的親妹妹,三人同出于蒙古科爾沁部。努爾哈赤最初打天下的蒙古科爾沁部落是他最強勁的對手之一。多次征戰(zhàn)互有勝負,努爾哈赤覺得繼續(xù)打下去沒有好處,于是決定聯(lián)合蒙古科爾沁部,雙方一拍即合。于是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聯(lián)姻被廣泛的使用。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太極和科爾沁部的哲哲成了親。聯(lián)姻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下一個流淌著兩個家族血液的男性后代。皇后哲哲沒有完成這一使命。在老罕王努爾哈赤晚年,皇位爭奪激烈,四大皇子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都對皇位存有野心。但是皇太極的妻妾中始終沒有一個流淌有蒙古血液的兒子,這對他的政治地位很不利。他心急如焚。于是他跑到了科爾沁部想再找一個妻子,于是他選中了后來的莊妃布木布泰。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隨后的日子里布木布泰給皇太極生下了三個女兒。但是也沒有給皇太極生下一個兒子?;侍珮O繼位以后和蒙古聯(lián)姻的事始終纏繞在他的心頭。他又一次來到科爾沁部,娶了已經(jīng)26歲的宸妃海蘭珠。26歲在當時是一個比較大的年齡。有人說海蘭珠此時是一位寡婦,不管怎樣皇太極還是娶了海蘭珠。海蘭珠不負眾望生下了一個兒子,可惜的是七個月后皇子夭折?;侍珮O十分心痛,正值此時莊妃布木布泰給皇太極生下了一個兒子,皇太極十分高興,親自起名福臨,也就是后來的順治皇帝。
穿過后門,我們來到了故宮的“后苑”,也叫“御花園”。內(nèi)有碾房三間、磨房三間、倉房二十八間,涼亭一座等。二十八間倉房建于康熙年間,歸盛京內(nèi)務(wù)府管轄,用作存放當?shù)鼗是f交納的糧食,以備供給其所屬人丁口糧和做牲畜飼料。二十八間房中,有六間是通道門(稱“后宰門”),其余二十二間每間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糧食六百倉石(約合六十萬斤)。碾房、磨房是為后宮皇帝及其后宮制作食物之用。從歷史記載中得知,乾隆年間以前,清寧宮院落中本沒有通往后面的門,因乾隆初次東巡前擬定要在清寧宮重開薩滿家祭,為便于給這項禮儀服務(wù)的人員出入宮區(qū),盛京地方官員特奏清皇帝批準,在清寧宮后墻西側(cè)新開一處“隨墻門”通往北面臺下,后來這座門便一直保留下來,至今猶存。
關(guān)于沈陽故宮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里,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親愛的各位朋友,我先給大家描述一副場面,看大家可否能猜到這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在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突然大地晃動,繼而在平原的某一個點突然噴發(fā)出一種高溫粘稠巖漿,熾熱無比的巖漿像條條兇殘的火龍,從地下噴涌而出,吞噬著周圍的一切,霎時間,方圓幾十里都被籠罩在一片濃煙迷霧之中。濃煙散盡,一望無際的平原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座山丘,那是熔巖遇空氣而凝固成熔巖石以及大量的火山灰組成的。對了,有朋友猜對了,這就是火山爆發(fā)的震撼場面,那么我們今天將要去的地方呢,是火山爆發(fā)后13000年之后的場景了。它便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城市火山群地質(zhì)公園——中國雷瓊??诨鹕饺菏澜绲刭|(zhì)公園。火山口公園位于??谑行阌^(qū)的石山鎮(zhèn),整個火山群面積約為108平方公里。現(xiàn)在的火山口公園以其火山成因之典型、類型之多樣、形態(tài)之優(yōu)美、結(jié)構(gòu)之完整,以及溶洞之奇異、礦泉之珍惜、植被之長青而成為重要的地質(zhì)遺跡,在2006年時候被評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整個公園由火山農(nóng)具展覽區(qū)、演藝廣場、山岳配天、馬鞍嶺火山口這幾個部分所組成。當然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山農(nóng)具展示區(qū)和馬鞍嶺火山口了。
火山農(nóng)具展示區(qū)
在火山農(nóng)具展示區(qū),你可以看到古人用火山石打造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如石磨、石臼、炸糖器等,還可以從中了解到海南的火山文化。這里的石頭顏色烏黑,有氣泡,呈蜂窩狀,質(zhì)地堅硬,是鋪設(shè)地面的好材料。所以,待會大家進入園中,望眼遙看,整個公園的路面都用火山石砌成,據(jù)說赤腳踩上還有按摩消除疲勞的保健作用呢。
馬鞍嶺火山口
除了火山農(nóng)具展示區(qū),大家一定要參觀的便是馬鞍嶺火山口了。整個馬鞍嶺火山口成錐形,南北突起,中間凹陷,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馬鞍,因此得名馬鞍嶺。它是我們瓊北地區(qū)的最高點,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馬鞍嶺高222米,深度有90米。我們可以沿著建在火山壁上的小路下行到底部,各種植物自然地生長著,像一幅天然的畫壁;抬頭仰望飄著浮云的天空,瞬間覺得自己的渺小,心里想著去看外面的世界。大家別看此處“坑”深,可卻不會有積水,因為火山石本身就是天然的過濾器,雨水會通過孔隙往下流成為地下水。因此石山火山群有五寶:植被、土壤、石材、溫泉和礦泉水。海南很多的優(yōu)質(zhì)礦泉水比如我們的“國水”——椰樹火山礦泉水,正如它廣告中說的那樣“一飲椰樹礦泉水,方知海南人壽長”,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首,和我們的火山礦泉水想必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用火山礦泉水泡茶更是至清至淳,至柔至甜。其實火山口周圍是瓊北最缺水的地區(qū),過去當?shù)孛繎羧思椅蓍芟露紨[放著水缸,以保存雨水,因此當?shù)匦纬闪恕凹夼患藿?,嫁女不嫁銀,數(shù)數(shù)門前的水缸,誰家水缸多就嫁誰”的婚俗,是不是很有特色呢?大家有興趣的話可登上馬鞍嶺頂部的觀海亭,極目遠眺,煙波浩渺的瓊州海峽和高樓鱗次櫛比的??谑斜M收眼底。還有那郁郁蔥蔥的熱帶森林,實在是養(yǎng)眼護目?,F(xiàn)代的高樓大廈與歷經(jīng)滄桑的古地貌相映成趣,不禁令人滿懷傷感?;鹕奖l(fā)帶來了肥沃的土質(zhì),因此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茂盛的熱帶樹木,和飄香的瓜果。荔枝成熟季節(jié),千頃荔枝園更是讓人
賞心悅目,頗有“千里鶯啼綠映紅”之趣?;鹕娇谒诘氖芥?zhèn)和永興鎮(zhèn)因此被稱為“荔枝之鄉(xiāng),水果之鄉(xiāng)”。
肥沃的土地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各種的水果,還給我們帶來了美味佳肴——石山壅羊。當?shù)匕傩沼檬浇?jīng)過挑選的“羊草”喂食圈養(yǎng)的壅羊,使得石山壅羊皮細肉嫩,不膩不膻,不論是湯涮、白切、紅燜都是上等的美味。游火山口是千萬不能錯過品嘗石山壅羊火鍋的。
大家是不是已經(jīng)按捺不住,想要去領(lǐng)略火山公園的奇特,品嘗人間美味石山壅羊了呢,那還等什么,我們出發(fā)吧!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要去游覽的景點是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
亞龍灣三面青山相擁,一面呈月牙形向大海敞開,沙灘平緩寬闊,綿延7公里,淺海區(qū)寬大50—60米。沙灘潔白細軟,海水清澈分層,能見度7—9米。終年可進行海水浴、日光浴、沙灘活動、潛水活動和多種水上活動。目前在亞龍灣除了享受陽光、海水、沙灘和各種水上活動和沙灘活動外,還可以去暢游被稱為陸地上的海底世界的貝殼館、景致蝴蝶谷和亞龍灣中心廣場。
貝殼館設(shè)在亞龍灣中心廣場的內(nèi)部,面積不大,但卻被設(shè)計得像熱帶海底貝殼一樣精美,是我國第一家以貝類為主的,集觀賞、科普、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展館,1997年8月向游客開放。整個貝殼館分為一個放映廳和4個展廳,4個展廳分別展示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中國南海的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的貝殼和珊瑚。
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經(jīng)過幾十年的建設(shè),已經(jīng)進駐了多家國際品牌的度假酒店。如喜來登、家化萬豪、希爾頓、假日、華宇皇冠、天域、凱萊等10多家五星級酒店,形成了我國最佳的海濱旅游度假區(qū)。
亞龍灣是中國最南端的濱海旅游度假區(qū),與“天涯海角”齊名,并享有“天下第一灣”之美譽。1992年10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為中國唯一具有熱帶風情的國家旅游度假區(qū)。
亞龍灣屬低糾度熱帶季候風海洋性氣候,全年長夏無冬,陽光充足,冬可避寒,夏可消暑。集休閑旅游五大要素:海洋、沙灘、空氣、陽光和綠色于一體。亞龍灣的開發(fā)不僅是海南省旅游業(yè)的重點項目,而且是促進海南經(jīng)濟騰飛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受到海內(nèi)外的熱切關(guān)注。亞龍灣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亞龍灣開發(fā)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控股,由國務(wù)院批準成立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yè),其最大股東為香港鵬利集團。公司以經(jīng)營土地綜合開發(fā)、旅游娛樂業(yè)為主,同時兼營房地產(chǎn)開發(fā)、旅游產(chǎn)品生產(chǎn)及銷售等業(yè)務(wù)。亞龍灣公司由政府授權(quán)對度假區(qū)進行“統(tǒng)一開發(fā)、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征地、統(tǒng)一招商、統(tǒng)一建設(shè)”。
首先開發(fā)用地18.6平方公里,其規(guī)劃項目有:海濱浴場、豪華別墅、會議中心、星級賓館、度假村、主題娛樂園、海上活動中心、高爾夫球場、游艇俱樂部等。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歡迎您來美麗的海南島。請問各位,您知道我們海南省有一個被叫做天下第一灣的海濱景點叫什么名字嗎?對了,它就是我們要去游玩的亞龍灣海濱。
亞龍灣海濱風景區(qū)(旅游度假區(qū))位于三亞市以東25公里處,是國家級的海濱旅游度假區(qū)。
亞龍灣是典型的月牙灣,擁有7公里長的銀白色海灘,沙質(zhì)相當細膩。這里的海水潔凈透明,遠望呈現(xiàn)幾種不同的藍色,能見度一般都在9米以上,水面下珊瑚保存十分完好,種類豐富,還生活著眾多形態(tài)各異,色彩繽紛的熱帶魚種,屬國家級珊瑚礁重點保護區(qū)。
岸上林木郁郁蔥蔥。冬季這里的平均氣溫27攝氏度,水溫20攝氏度,是一處理想的冬季避寒和休閑度假勝地。號稱“東方夏威夷”。
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經(jīng)過幾十年的建設(shè),現(xiàn)在在這沿海的沙灘上錯落有致的分布著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恰似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把亞龍灣裝扮的風情萬種、光彩照人。
亞龍灣位于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東南28公里處,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全長約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亞龍灣沙灘綿延7公里且平緩寬闊,淺海區(qū)寬達50-60米。沙粒潔白細軟,海水澄澈晶瑩,而且蔚藍。能見度7-9米。海底世界資源豐富,有珊瑚礁、各種熱帶魚、名貴貝類等。年平均氣溫25.5°C,海水溫度22-25.1°C,終年可游泳,被譽為“天下第一灣”。
亞龍灣氣候溫和、風景如畫,這里不僅有藍藍的天空、明媚溫暖的陽光、清新濕潤的空氣、連綿起伏的青山、千姿百態(tài)的巖石、原始幽靜的紅樹林、波平浪靜的海灣、清澈透明的海水,潔白細膩的沙灘以及五彩繽紛的海底景觀等,而且八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椰影婆裟,生長著眾多奇花異草和原始熱帶植被,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錯落有致的分布于此,又恰似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把亞龍灣裝扮的風情萬種、光彩照人。
亞龍灣集中了現(xiàn)代旅游五大要素:海洋、沙灘、陽光、綠色、新鮮空氣于一體,呈現(xiàn)明顯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5.5℃,冬季海水最低溫度22度,適宜四季游泳和開展各類海上運動。這里海灣面積達66平方公里,可同時容納十萬人嬉水暢游,數(shù)千只游艇游弋追逐。
因此,用一句話來概括亞龍灣海濱,那就是“灣如虹,沙如脂,海如玉,波如鏡,美如畫”。不怪乎,人們都把亞龍灣稱之為“天下第一灣”。
游客朋友們好,歡迎游覽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200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沈陽故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沈陽故宮位于沈陽老城區(qū)中心,即沈河區(qū)沈陽路。初建時叫“盛京宮闕”,清遷都北京后又稱“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并被尊為“國初圣跡”。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
清世祖福臨也在這里繼位稱帝,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guān),統(tǒng)治全中國。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東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駐蹕處理朝政和舉行盛大慶典,并有所改建。
沈陽故宮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中心,也是清統(tǒng)一全國后在東北地區(qū)的政治和經(jīng)濟中心。
沈陽故宮現(xiàn)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東路建筑為努爾哈赤時期所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極時期所建,曾演繹過許多的歷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間,以儲藏《四庫全書》而聞名。
?接下來,我們按照時間順序自東向西游覽。
一、沈陽故宮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東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從建筑形式上看,它們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十一座“帳殿”依次排列在寬闊的廣場中。這種建筑形式脫胎于女真戎馬生涯中的帳殿,是游牧民族“帳殿制”在皇宮建筑上的反映。
從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10個亭子,從北向南,呈八字形展開,在視覺上使大政殿更為深遠,這種空間的處理方式在中國宮殿中僅此一例。
這種把汗王聽政的大殿與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議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爾哈赤崛起之初實行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決定的,反映了努爾哈赤晚年一汗獨尊、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歷史風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稱“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攢尖頂“亭子式”建筑,下面約有1.5高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青石圍欄,欄上有各種精美的雕刻。其東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聯(lián)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頭眼”式木隔扇們組成,不砌磚石,可以任意開啟,周圍出廊有朱漆圓柱18根,正門兩柱子上盤繞著栩栩如生的金龍,昂首舞爪,雙雙朝向懸于梁上正中的一顆紅光熠熠的火焰寶珠,造型極為豐富。
殿頂是黃琉璃瓦鑲綠剪邊,重檐上下各有8條五彩琉璃脊背,即體現(xiàn)了滿足對鮮艷色彩的熱愛,又象征著滿足從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頂正中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寶瓶為佛教法器,被視為神之圣物?;鹧鎸氈闉槿缫庵?,據(jù)說得此珠者可滿足各種欲望。攢尖頂體現(xiàn)了“殿帳”風格,反映了清初政權(quán)剛剛建立時的觀念意識。8條垂脊上各站著一個蒙古力士,面?zhèn)葘Α皩氻敗?,腿略彎曲,兩臂前后分開,側(cè)身牽引,象征“八方歸一”。
大政殿內(nèi)這8根彩繪云龍的紅色巨柱頂天離地,支撐殿頂,中間是皇帝御用的九龍金漆寶座屏風。上方這塊“泰交景運”的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兩旁的橙聯(lián)有6米長,寫的是“神圣相承,恍睹開國宏猷,一心一德;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边@是一副為清王朝歌頌功德的楹聯(lián),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國運綿長。
屋頂上是騰飛的金龍彩鳳,正中最高處為圓形木雕金漆祥龍藻井,周圍是梵文天花彩畫裝飾,靠里側(cè)為萬福、萬祿、萬壽、萬喜8個篆書漢字圖案,為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圣的氣氛。
大政殿作為17世紀初的建筑杰作,融匯了滿、漢、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藝術(shù)風格,是沈陽故宮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稱“八旗亭”,在廣場兩側(cè)呈八字形排開,每邊5個。從北至南,東邊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邊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當時左右兩翼王爺辦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辦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舉行朝會和典禮時各旗官員的集結(jié)之處。他們之間的主要區(qū)別之處是左右翼王是從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從事軍事的。
這種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為核心的軍政體制在宮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軍事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是當時國家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实蹖业闹卫碇饕ㄟ^八旗來實現(xiàn),遇有重要事情必須與八旗旗主商量決定,可見八旗在清入關(guān)前國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陽故宮中路建筑
沈陽故宮中路建筑自成體系,共有三進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這些建筑雖然保持了滿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是漢滿等多民族建筑藝術(shù)的融匯,并真實的記錄了皇太極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風云。
1、第一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南有大清門,北有崇政殿,東有飛龍閣,東七間樓,西有翔鳳閣,西七間樓。飛龍閣、翔鳳閣都是二層,為五間硬山式建筑,里面陳列著乾隆東巡時帶到沈陽故宮的樂器。
?。?)大清門
大清門,俗稱午門,也就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按規(guī)定,文武群臣候朝時,只能站在門內(nèi)和門南,東西對面而立,而不允許“背闕”(背向北)或“面闕”(面向北)。當官員們升遷、調(diào)任或是獲罪恩免時,都要到這里向門北的崇政殿叩謝天恩。
?。?)崇政殿
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鑾殿”,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為“崇政殿”,是沈陽故宮中路最重要的建筑。它建于后金天聰年間(1627-1636年),是清太宗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wù)、接見外國使臣和邊疆少數(shù)民族代表的地方。
這里曾發(fā)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1636年(天聰十年),皇太極在這里舉行登基大典,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順治元年)清遷都北京后,歷代皇帝東巡駐蹕期間都在這里舉行慶典。
崇政殿為五間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口,前后出廊,圍以石雕欄桿。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頂?shù)狞S色琉璃瓦綠剪邊,殿脊等處的五彩琉璃掛件。這些裝飾把整個大殿裝點的莊嚴、高貴、肅穆,十分悅目,非常壯觀。
崇政殿建筑的另一個獨具匠心之處,是前后1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頭梁部位做成龍形,龍首從柱頭探出,龍身則穿過廊間直通殿內(nèi),兩兩相對,姿態(tài)生動,仿佛群龍從大殿飛騰而出,具有結(jié)構(gòu)和裝飾的雙重功能,設(shè)計的十分巧妙。
殿內(nèi)頂棚為“徹上明造”,梁架全部是彩繪,給人以古樸、典雅之感。殿內(nèi)正中的堂陛前,為金龍盤柱,姿態(tài)生動,與大政殿前的蟠龍首位相反,避免了裝飾上的重復與雷同。
現(xiàn)在殿內(nèi)的陳設(shè)是按照乾隆皇帝東巡時的面貌設(shè)置的,帖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是皇權(quán)至高無上的象征,太平有象,是象征太平吉祥的裝飾品,角端鼎式香爐,是燒香用以調(diào)節(jié)空氣的,鶴式燭臺是點蠟燭照明用的。
殿外月臺上東南角有日晷,它是利用太陽的投影和地球自轉(zhuǎn)的原理,借指針所產(chǎn)生陰影的位置來顯示時間的。西南角有嘉量亭,它是我國古代的標準量器,含有統(tǒng)一度量衡的意義,象征國家的統(tǒng)一和強盛。月臺上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火災(zāi),古代稱它們是“門?!?,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鎮(zhèn)火災(zāi),故又稱“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沒到冬天要給缸船上棉衣,并在缸底點燃炭火,以防冰凍。
2、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位于崇政殿后部,為鳳凰樓的前庭,處于前朝后寢的中間,是一個過渡性的院落。院落的東面是師善齋、日華樓,西面是協(xié)中齋、霞綺樓,都為硬山式建筑,青步瓦頂,前有出廊。其中的師善齋和協(xié)中齋是皇帝東巡時的書房和寢所。
(1)鳳凰樓
鳳凰樓,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是一座三層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鳳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清入關(guān)后用以存放帝王畫像、行樂圖及清初皇帝玉璽。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鳳凰樓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御筆,意思是大清朝國力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盛京而來,表達了清代皇帝對先祖創(chuàng)業(yè)之地的頂禮膜拜。下層的門洞是連接臺上臺下的通道,鳳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并被列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進院落
第三進院落,南起鳳凰樓,北至清寧宮,東西各有二宮,是一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這里是皇太極的后宮,為皇太極和后妃們的住所。
整個后宮建在高臺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宮殿。這種“宮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滿族的傳統(tǒng)和習慣。滿族先人曾是一個以游獵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漸形成了代代則高而居、把山寨首領(lǐng)的住宅建在地勢最高處的生活習慣。因此,沈陽雖地處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臺,在高臺上建寢宮。
另外,清入關(guān)前,后金政權(quán)一直處于烽火硝煙的戰(zhàn)亂年代,滿族作為一個弱小民族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受到的威脅,使他們不論在心里上還是現(xiàn)實中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而后宮建在高處,隨時可以登高遠眺,起到防御作用。
?。?)清寧宮
清寧宮,原名“正宮”,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是沈陽故宮最具滿足住宅特色的建筑。
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莊文皇后博爾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炕“無疾端坐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東側(cè)第二間的北窗下設(shè)兩口大鍋,南宮門旁設(shè)一口鍋,是祭祀時煮肉和燒炕用的。
西側(cè)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huán)炕,稱為“萬字炕”,是帝后日常隱居及會見、宴請親眷的廳堂。
西四間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為宮內(nèi)舉行薩滿教祭祀的“神堂”。薩滿教是一種以信奉“萬物有靈”為特點的原始宗教,也是過去滿足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信仰習俗。
?。?)索倫桿
索倫桿在清寧宮正門前的庭院南端,滿族人稱之為“神桿”。木桿下方上圓,底部鑲有石座,頂端安有錫斗,全部用紅漆涂染。它是滿族人用來祭天的,祭天時在錫斗里放上五谷雜糧或豬雜碎,以敬烏鴉。這反映了滿足薩滿教的靈禽崇拜觀念。
?。?)東西配宮
清寧宮兩側(cè)的東西配宮,都是皇太極和妃子們的居住之所。東配宮有關(guān)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每宮5間,建筑風格與清寧宮相同,只是體諒和裝飾等級略低。
四宮中以永福宮最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臨就出生在永福宮。崇德八年(1643年),6歲的福臨走出了永福宮開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軍入關(guān),福臨成為清王朝統(tǒng)治全國的第一個皇帝。
(4)煙囪
這個平地而起的煙囪,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一個煙囪。它不是附建于山墻之上,而是在離墻不遠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當年設(shè)計這個煙囪時,頗費一番心思,工匠們將宮內(nèi)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溝,上面蓋方磚,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燒火的灶門,所以宮內(nèi)即取了暖,又不受煙熏,由此可以充分體會到滿足建筑的精妙之處。
宮內(nèi)把這種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稱之為暖閣,清寧宮的冬暖閣就是這種結(jié)構(gòu)。因為皇宮只有這一個煙囪,所以皇太極下旨,盛京城內(nèi)所有煙囪都不得高于它,這就叫大清朝一統(tǒng)天下,這里取的是“統(tǒng)”的諧音。
三、沈陽故宮西路建筑
沈陽故宮西路建筑,是為了適應(yīng)皇帝東巡時的需要而增設(shè)的一組建筑,套院相接,多而不亂,是文化氣息較濃之處。
文溯閣,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為西路建筑中的主體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寧波大藏書家范欽的“天一閣”修建的,專門收藏乾隆時期編纂的大型圖書《四庫全書》,也是全國存放《四庫全書》的著名閣樓之一。
閣名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發(fā)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為文溯閣?!端膸烊珪饭?部,其中1部當年就存放在文溯閣,后因戰(zhàn)備考慮將其移交到甘肅省圖書館保存。
文溯閣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闊6間,從外面看是重檐2層,從里面看則是3層,明顯帶有江南建筑的風格樣式。與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閣頂蓋用的是黑琉璃瓦綠剪邊,這在沈陽故宮建中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jù)五行八卦之說,黑是代表水,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征著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閣的所有門窗都漆為綠色,外檐彩畫也已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diào)為主,梁枋間彩繪“白馬獻書”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閣內(nèi)還懸有乾隆手書的對聯(lián)“古今并入含茹,萬象滄溟控大本,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洪瀾”。
文溯閣東有方形碑亭1座,內(nèi)立石碑一塊。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寫的《御制文溯閣碑記》,背面刻有乾隆撰寫的《宋孝宗論》。碑文詳細記錄了建閣經(jīng)過和《四庫全書》的收藏情況。
文溯閣后為仰熙齋,是皇帝讀書之所。閣前宮門外有嘉蔭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戲臺,是乾隆、嘉慶時期皇帝東巡賞戲的場所。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