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學習心得體會】
黃星,湖北省十堰市扶貧辦副主任。今年2月28日,46歲的黃星在連續(xù)多日工作后突發(fā)心肌梗塞,因公殉職,倒在了扶貧路上。他懷著對黨和脫貧事業(yè)的無限忠誠與熱愛,把生命和愛灑在了扶貧路上。他身上閃耀著的精神,正是新時代黨員干部所必須具備的。作為青年干部,我們更應該在學思踐悟中繼承和發(fā)揚黃星前輩種種精神品格,順應時代潮流,扛起歷史使命。
一要學習他對黨忠誠、公心為民的政治品格。忠誠是一種信仰,它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行。對黨忠誠就是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黃星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口袋里還裝著扶貧手冊,祈求醫(yī)生“能不能給我開點藥回家”,仍然掛念幫扶的貧困群眾,這樣的為民情懷不正是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的政治品質(zhì)體現(xiàn)嗎?
二要學習他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的職業(yè)道德。古人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作為黨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履職盡責、擔當有為是最起碼的職業(yè)要求和道德要求。當前有一種怪現(xiàn)象:有人始終超負荷運轉(zhuǎn),有人卻拈輕怕重混日子。這反映了我們的工作的確存在有人缺位的現(xiàn)象,有人缺位就得有人補位!就是由于有的人該負責時不負責,該擔當時不擔當,才會倒逼另一部分人不得不通過加班,不得不透支自己的青春和身體方能達標完成任務。這正是一種不作為、無擔當?shù)穆殬I(yè)道德淪喪的表現(xiàn)。黃星同志工作25年,22年戰(zhàn)斗在扶貧崗位一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系統(tǒng)的骨干,是全市的標兵,他那堅守崗位、勇挑重擔的品質(zhì),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的職業(yè)操守不正是所有黨員干部應該傳承和發(fā)揚的嗎?
三要學習他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時代精神。習總書記說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泰戈爾也曾說過“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jīng)飛過”。有的事情雖然做過了卻不為人所知,但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經(jīng)做過,并且從中獲得了許多。吃苦就有收獲,奉獻才會高尚。黃星同志默默無聞在扶貧一線奮戰(zhàn)22年,付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他卻從無怨言,甘之如飴,這一種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時代精神又怎能不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看過《[黃星原]學習黃星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