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學習心得體會】
為落實《梁家河》學習宣傳工作,響應公司號召,劍榕十三標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為《梁家河》做了一期專欄。7月23日,《梁家河》宣傳目錄及第一集音頻在大家的期待下如約而至。
聽完《梁家河》第一集,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那個艱苦的歲月里,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民的情懷和埋頭實干的作風一直縈繞著我的心頭。
習近平曾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習近平1969年的時候來到梁家河,那會的他才15歲,作為一名知青在這度過了7年的青春歲月。但是,離開梁家河40多年來,習近平從未忘記過這個幾乎橫跨他整個青春的地方,除了寫信給這里的朋友和鄉(xiāng)親,還親自回鄉(xiāng)探望他們。
“近平回來了”,一個“回”字可以看出,梁家河在他心中不光是個待了七年的地方,更是一個家啊。在收聽錄音時,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習近平的那幾聲呼喚:
“哎,隨娃!”
“迎兒,你老了!”
“向前,你上次可去過我家呢!”
......
這些小名親切而真實!隨性而有力!足以見得在梁家河的七年,主席與鄉(xiāng)親們相處的是多么融洽,那種親近是種沒有血緣關系卻更似親人般的親近。
習近平除了和大家打招呼,更是關注梁家河的發(fā)展情況,在得知鄉(xiāng)親們“現在光景過好了,平時吃的是白饃、白面,大米和肉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吃。”的情況下,習近平才放下那顆懸著的心,連連說道“那就好,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我就放心了。”為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黨員干部應多踩泥巴、身子下沉,帶著感情,深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干群才更和諧,黨和政府才能得民心。
習總書記在梁家河那樣一個艱苦的山溝溝里,和村民們一起,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戰(zhàn)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而我們今天的工作環(huán)境條件,遠遠好于那會的梁家河。我們一定要堅持理想信念,在有限的服務時間里,為人民做更多的實事好事。似習總書記那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看過《【公司員工證明】公司員工梁家河學習心得》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