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小學生作文】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小學生作文精選10篇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的初始化教育,在成長中占據(jù)著重要作用,需要家長孩子相互成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教家風故事小學生作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深深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guī),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說到這,我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親人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要勤學,要上進,要誠實,要善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小時候,我挑食,不愛吃青菜,還常常剩飯。媽媽教育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一點點種出來的,不能浪費。”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我上小學了,我們家隆重的召開一次家庭會議,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你就要上一年級了。爺爺希望你記住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樹立優(yōu)良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傳遞“正能量”,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和諧美好,國家、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給家中后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也是這個家庭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更是社會這個大家庭傳揚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先決條件。下面我介紹一下我們家的家風吧!
爸爸經(jīng)常跟我說“百善孝為先”。讓我最難忘的是我6歲那年,那是剛過完年,最疼我的爺爺突發(fā)腦出血住院了,一住就是兩個月。我們一大家人每天都要輪換著守在醫(yī)院。不得已姥爺每天送我上幼兒園,我?guī)缀跻粋€禮拜才能看到爸爸媽媽。過了一段時間爺爺終于出院了,可是成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爸爸的身上便多了份責任,每天要伺候生病的爺爺。還記得爸爸每次給爺爺洗完澡,他自己也都會出一身大汗,尤其是在夏天,那種滋味可想而之??粗褲裢溉淼陌职?,我暗下決心也要幫著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著奶奶和爸爸臉上的笑容,我才真正體會到“孝”的含義。
爸爸還說過“人無信則不立”。他規(guī)定我每個星期六、星期日只能玩一個小時的電腦。開始的時候我記不住時間,而且經(jīng)常也忘了時間。后來爸爸說事不過三,提醒了我三次后,我想到了個辦法:上鬧鐘,時間一到,鬧鈴一響,我立馬關(guān)電腦,洗腳睡覺。從此后爸爸媽媽在玩的方面對我很放心。
父母的言行舉止,總能影響到孩子,優(yōu)秀的品質(zhì)就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他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zhì)。我覺得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孝悌、誠信、禮讓、勤儉、崇學、敬業(yè)、友善、上進……”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家庭“家訓家風”調(diào)查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上述詞語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務(wù)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nèi)涵的當代浙江共同價值觀。
303班李添煜同學說:“正直做人,認真做事,勇于擔責,勤奮上進,是我家的家訓。爸爸媽媽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樣堅定,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做一個快樂、陽光、自信的男子漢!”他的同學蔡祉瑤則說:“我家的家風是:孝為先,和為貴,勤為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勤勤懇懇治家?!?01班周亦含同學家的家訓是“誠信做人”;409班李嘉樂同學家的家訓是“孝順、平靜、誠實、豁達。”
501班陳嘉毅同學家的家訓是“孝順為先,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有禮有節(jié),無私奉獻;勤學好問,強健體魄?!奔议L陳慧良認為:家風要真正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們一定能受益終生,擁有一個幸福、安康、和諧、美滿的家庭。504班沈陽同學和大家交流了“沈氏家訓”:“沈氏子孫,謹記家訓:誠實做人,勤奮好學;樂觀向上、積極向善;勤儉樸實,忠孝仁義;鄰里和睦,兄弟團結(jié);人均有錯,知錯就改;富不忘本,窮不言棄;一生謹記,家和事興?!薄八^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每家每戶都該有家訓家規(guī),不僅要讓孩子去遵守執(zhí)行,作為家長更應做好榜樣。”家長包月紅如是說。
601班柳一t同學家的家訓是“尊老愛幼、團結(jié)互助、誠實守信、精益求精、勤儉節(jié)約?!?02班華耘昊同學家的家訓是“學問浩如滄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貴在持之以恒?!笨讞铞渭业募矣柺恰叭蕫?、誠信、擔當”;家長認為:百善孝為先,老實做人,言而有信,敢于承擔責任,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這次家訓家風調(diào)查活動中,祖輩們也不甘落后,紛紛參與討論。303班沈燦雨的外婆說:“做人一要誠實,二要善良和勤勞。先成人后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過于養(yǎng)成‘勤儉、誠信和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這是我家的家訓。正確的家訓能形成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培養(yǎng)和教育好子女?!辈天憩幍臓敔攧t認為:“家長的責任不在于給孩子鋪路,而在于為其指明方向。家訓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刻苦學習,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p>
校長許百明認為:家庭教育其實是一種家風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風,才能給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而家訓正是家庭成員修身持家、自省自勵的重要載體;培育好家風、好家訓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因為家訓家風,不僅僅是道德教化的口號,還是家族精神的體現(xiàn),通過代代家族成員具體的行為而踐行和傳承。學校倡導家風家訓,努力使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轉(zhuǎn)化為每個家庭的內(nèi)在需求,充分發(fā)揮廣大學生家庭實踐“中國夢”的作用和力量。
據(jù)悉,學校還向家長推薦閱讀《朱子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經(jīng)典家訓著作,學習這些家族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的規(guī)范和教誨;同時也提醒廣大家長家訓家風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與時俱進,要善用家訓警誡自己和子女的言行,如與人有了矛盾,可告誡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習懈怠時,警示自己“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鋪張浪費時,提醒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焙迫患绎L,伴我成長。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簿褪钦f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要守信、要誠實。
家人們從小就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三年級的寒假,因為放寒假爸爸允許我每兩天玩半個小時電腦,但是每次每次不得超過15分鐘。可是每次爸爸叫我關(guān)電腦我都慢吞吞的想:能多玩一會是一會,能多看一會是一會。爸爸很嚴肅的收起了電腦并對我語重心長地說:“要守信,你現(xiàn)在不守信用讓別人不相信你說的話、你做的事情。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人要是讓被別人不相信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p>
媽媽教育我要誠實。因為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早上起床后,我很不愛吃早飯。不管媽媽準備多么豐盛的飯菜還是面包、蛋糕,我都不愛吃,甚至我都不愿意看。媽媽早上叫我吃飯,我也不答應。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早上媽媽不看著我吃飯,我吃飯時媽媽去收拾屋子。我趕緊把早上媽媽給我準備的蛋糕倒進垃圾桶,把垃圾扔掉回頭告訴媽媽我吃飽了。媽媽發(fā)現(xiàn)我說謊了,表情嚴肅的對我說:“你現(xiàn)在才多大,你就不誠實。如果你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掉長期這樣就沒有人相信你,你愿意別人都不相信你,都不跟玩,不跟你一起學習老師和同學都不理你,好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守信、誠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要發(fā)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是一個繼承者。
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
“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痹诿總€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guān)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jié)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xiàn)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yǎng)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上,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wù),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guān)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guī)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guī)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后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xiàn)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lián)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zhí)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zhì),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F(xiàn)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guī)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guī)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guī)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guī)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guī)矩,成就了我現(xiàn)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guī)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guī)、有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guī)、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xiàn)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看過《我的家教家風故事小學生作文(通用6篇)》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