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培訓學習總結】
一、育兒新知:被媽媽們誤解的營養(yǎng)
“其他的不吃也罷!至少都要把魚肉及雞蛋吃掉?!边@可能是最常聽到母親和不肯吃餐的孩子的協議。很多父母認為蛋白質是身體成長的重要元素,往往要求孩子多吃些肉類。其實除了蛋白質外,孩子也需要淀粉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分的。而且肉類也并非蛋白質的唯一來源,如豆、種子類等既含有很強的蛋白質,又有纖維素和維他命。所以,如果孩子只肯吃半碗飯時,應讓他們每種食物都嘗一點點,才能達至均衡飲食。
“孩子不肯喝水,可以用果汁或鮮奶當水喝。”母親們大都認識到水分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孩子都不喜歡清水。取而代之的便是果汁和鮮奶等。這些飲品的糖分較高會令孩子發(fā)胖,又容易引起蛀牙,而鮮奶的脂肪也相當高,也不應當開水喝。孩子口渴時不妨給他們一些淡茶、豆?jié){或以蔬菜、豆類為主煲成的湯。
“我每天都帶B仔到樓下餐廳吃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包括有煎雙蛋、腸仔或火腿、鮮奶和牛油面包,大大份,B仔又喜歡吃,實夠飽啦!”早餐是供給孩子一天動力的開始,所以十分重要。但以上的傳統(tǒng)西式早餐,油脂和蛋白質成分什高,卻又缺乏了纖維質和很多維他命及礦物質,因此并不適宜我們的孩子天天進食。比較合適的早餐應該是纖維質高,而又合乎均衡營養(yǎng)的原則,例如時菜肉片糙米飯、瘦肉碎菜粟米粥,或是牛奶麥皮、全麥面包和恰蛋一個。此外,經調查顯示,兒童愈來愈肥,皆因運動量少,多進食肥膩東西及少吃蔬菜有關。要避免因肥胖過重對兒童日后帶來的惡果,家長應注重兒童的飲食營養(yǎng)均衡和加強孩子運動。
二、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
讓小鷹慢慢張開翅膀
要讓孩子羽翼豐滿起來,應該給他們以倒金字塔形的關愛,在他很小的時候,要限制他的自由和他自做主張的權力。當他們逐漸成熟,顯現出有足夠的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再一步步讓他走向獨立。
這一點是為了提醒年輕的父母們不要對孩子撒手太早,否則他們會感到被縱容,習慣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進入學校以后,在因缺乏必要的判斷力而不得不需要父母幫助時,他們也會感到不習慣,以致沮喪,甚至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而這無疑會增加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難度。
不要在飯桌上爭吵
家長所選擇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教你采用誘導法:選好可愛的食物,然后坐下來跟你的孩子愉快地邊吃邊談。千萬記住:進餐是與孩子共處的大好時機,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飯桌上挑起戰(zhàn)爭。
下班后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工作忙碌的父母習慣用買上一大堆的禮物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歉意,可其實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么不放下電話,關上電視,一起來放松一下呢?
有了足夠的時間交流,即使你的工作會偶爾打斷你們的交流,孩子也會體諒你的。
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
給孩子貼標簽,取綽號或拿他和別人比較是很危險的,這只會使他朝著受批評的方向更進一步。你應該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正在不斷進步的個體。其實他們的成長就像竹子一樣;在花園里栽種下之后,4年間你辛辛苦苦地堅持給他澆水,他只長了幾厘米;到第5年,不經意之間他卻一下子竄高了將近1米!每個孩子的成熟速度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一定要有耐心,要給他們時間。
逐漸向他灌輸對學習的熱愛,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如果能把“這世界是怎么存在的”弄清楚,孩子肯定會感到分外激動。告訴孩子學習就是探險,他自然會充滿熱愛。
父母在家里主要是從藝術創(chuàng)造力上來引導孩子,以及做智力測驗題、科學小試驗和腦盤急轉彎等。組建一個親子圖書角吧,和孩子一起來體驗學習的樂趣。
要勇敢地堅持自己的意見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告訴孩子,有時候大多數人的意見反而是錯誤的。要敢于堅持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因為害怕與眾不同而發(fā)表違心的意見。
三、媽媽育兒的錯誤觀念
一些媽媽看到寶寶出生之后,頭上有一些污垢,而這些污垢往往不容易清洗,于是她們通過各種方式,涂抹一些沐浴露,或者是肥皂,也用手刮涂,讓污垢消失。這樣不利于寶寶健康,因為寶寶這種污垢是從母體中帶出來的,也是自身皮膚的一種反應,基本上每個寶寶都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可以多清洗幾次,但是不要用化學物質的洗發(fā)露等,只用清水,任其自然發(fā)展。
寶寶年齡大一些,這種情況就會消失,但是如果家長涂刮的話,會讓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下降,非常容易患病。
不少家長給孩子斷奶過程中發(fā)現,寶寶喝奶粉,便便就會減少,可以說是一天兩三次,如果是喝母乳的話,便便就會增加,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便秘。其實不然。 因為寶寶也是每天在成長的,身體內部的一些消化系統(tǒng),以及各個系統(tǒng)都在不斷完善,只有寶寶達到了一定時間,家長才會給寶寶更換奶粉,之前喝母乳是因為寶寶太小,需要母乳提供更多養(yǎng)分,所以寶寶排便看起來非常稀,里面還有水,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喝奶粉之后,因為寶寶自身的能力提升,排便次數自然是比較少,當然,也要觀察寶寶的便便程度,一般軟的就是健康的,如果里面有水,或者是非常稀,比較干的情況,就要注意,多觀察幾天,如果這種現象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就要去醫(yī)院看看。
四、老一輩傳下的育兒風俗竟都是錯的
1.擠乳頭
一些習俗認為,女嬰剛出生時,大人需要不時地給女嬰擠乳頭(女孩出生一月內,需用力擠出乳頭內的腺樣組織),這樣做能避免孩子長大后乳頭的凹陷。成都一剛出生15天的女嬰被奶奶擠乳頭后,導致雙乳頭發(fā)炎、化膿。
育兒教育專家警告:給新生兒擠乳頭會容易造成嬰兒的乳頭發(fā)炎,細菌感染導致嚴重后果如敗血癥。
2.給寶寶捏鼻子
專家提醒:別捏寶寶鼻子
不少大人認為,寶寶天生鼻子塌,需要從幼年期捏鼻子,讓寶寶鼻子長得高挺。
幼兒教育專家稱,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血管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并影響寶寶的呼吸。
此外,捏鼻子還有可能會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其實,大部分寶寶鼻子出生時會塌,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鼻子會顯現出遺傳特征。
3.百日開葷
廣東民間廣東民間有風俗給剛滿月的小寶寶吃米糊,為了圖個「好養(yǎng)活」的意頭。
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嬰兒腸道的淀粉酶從4個月后才開始分泌,此時寶寶才開始具備消化淀粉類食物的能力。過早加輔食,孩子會難以吞咽和消化不,可能造成食物過敏,也可能增加腹瀉和其他疾病的幾率。
4.滿月剃光頭
嬰兒的頭皮嬌嫩,最好不要剃光頭!
一些地方習俗認為,新生兒胎發(fā)要剃掉,這樣重新長出來的頭發(fā)才會又黑又密,否則寶寶頭發(fā)不會長,而且會又黃又細。
但是沒有任何科學證明剃掉胎毛可以讓寶寶頭發(fā)變化的證據。寶寶發(fā)質是由遺傳和營養(yǎng)所決定。給寶寶剃光頭,孩子嬌嫩的頭皮缺少頭發(fā)的保護容易受傷。
看過《海豚有哪些知識|有哪些知識育兒時應該了解》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