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黨章學習總結】
課堂講稿,漢語單詞,拼音是Jiǎnggǎo。它是指在教學前寫的演講、報告或手稿。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0年黨員學習《黨章》的專題黨課講稿的文章3篇 ,歡迎品鑒!
有的初心,走著走著,就丟了;有的初心,即使行走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的靠近它。飲水思源,讓我們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回到浙江嘉興,回到那個夢開始的地方。1921年,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在嘉興南湖的一條紅船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就是這樣一艘小小的紅船,承載著動蕩不安的神舟華夏,乘風破浪,開啟了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航程。“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一條“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首創(chuàng)精神。我們的隊伍里有許多這樣的人,有“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天下第一村”領頭人吳仁寶……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人,爭做脫貧攻堅的排頭兵。“重慶市叫得響果樹種植股份合作社”是由我鄉(xiāng)林峰社區(qū)村支兩委、鄉(xiāng)供銷社和社區(qū)農民組成的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一方面通過“村集體+供銷社+農民土地及投勞”入股的模式充分調動農民的主人公意識,另一方面將基地與黔江區(qū)供銷社的直銷網點捆綁在一起,解決了農產品銷售瓶頸,實現了農產品產銷一體化,今年預計每畝可收入2萬元,走出了一條畝產萬元的致富之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這是一條“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張九成是杉嶺鄉(xiāng)楓香村原黨支部書記,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他的手,一只被石灰和蠶藥咬傷的、退了十幾年皮的、有些變形的手,于是便和他攀談了起來。19_年上任之初他就懷揣著“民不富心不安,村不強心不甘”的信念,一心一意謀發(fā)展。20-年,他積極響應鄉(xiāng)黨委、政府號召,發(fā)展蠶桑產業(yè)。一開始,他挨家挨戶向村民講述養(yǎng)蠶的好處,一句話形容“嘴皮子都磨破了,鞋底兒都磨穿了”,好不容易說動了五六十戶農戶栽桑養(yǎng)蠶,不曾想,20_年,全村產繭量只有8擔,收入不足1萬元。因為沒賺到錢,大家紛紛打起了退堂鼓,甚至說起了冷言冷語,張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痛定思痛,認為技術難關是制約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于是苦心鉆研養(yǎng)殖技術并承包了200畝土地,沒日沒夜地干。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200畝土地產繭37擔,成了杉嶺鄉(xiāng)收成最好的大戶,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紛紛又開始栽桑養(yǎng)蠶。2017年,楓香村的產繭量已達400多擔,收入72萬余元。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黨員干部,腳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百姓,手上就有多少力量。“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這是一條“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體會到了共產黨人忠誠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立黨之初,我們就不存私心,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永葆先進性的秘訣。如何做好一個新時期的黨員呢?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能”表達了他對我們的期待:“平常時間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心系“三農”,做好服務最后一公里。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說,農村大有可為,“三農”大有可為!在重慶市“在希望的田野上”鄉(xiāng)村振興巡回報告會上,6位有為青年登臺講述了他們在農村實現夢想、建功立業(yè)的感人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年輕人,在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青春奏響人生華章。
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黨員干部,我們離農民最近,是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我們要以民為本,主動作為,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扶貧政策、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及我區(qū)在農業(yè)發(fā)展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爭當政策的宣傳員、群眾的貼心人、發(fā)展的排頭兵,在勤奮工作、任勞任怨和為民解困中努力提高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讓我們一起將紅船精神播種到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將行動實踐到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工作中,將擔當落實到一點一滴的尺寸之功里。
一顆火種,一經播撒,在世界點燃理想之光;一種信仰,歷經考驗,引領人類進步的征程。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各地掀起了紀念重溫緬懷先賢的熱潮,深刻的論述觀點層出不窮。對共產黨人來說,有兩句話最為關鍵:“不朽的馬克思”“馬克思是對的”?,F在,我將這兩句話合為一句“馬克思為什么能”作為微黨課的題目,作分享交流,目的就一個“理解弘揚共產黨人老祖宗馬克思傳下來的教義和精神”,與諸同志并肩前行。
一、印象與現實的馬克思對很多年輕的同志來講,對馬克思的印象,我和你們在某些方面都一樣,比如:我們腦海的馬克思都是掛在禮堂里的蓄著大胡子的偉人像,都是小學課本恩格斯在馬克思葬禮上的講話節(jié)選(那偉大友誼),都是義務教育的政治內容,也是《共產黨宣言》,是《資本論》《馬恩全集》等大部頭。但其實,僅這些,還不及馬克思本人功勛的一半。這個說法因何而來,是我讀了、看了、想了、悟了所得。讀了什么,《共產黨宣言》《黨章》;看了什么《不朽的馬克思》;想了什么,“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zhàn)斗的一生”;悟了什么,現在和未來怎么弘揚馬克思的教義和精神。這些內容,我們都可以輕易地找到,去學。為了引起讓大家主動全身心去學的興趣。我們一起來看第二個部分。
二、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這個題目來自于一本書,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這都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一個生活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人--特里·伊格爾頓于20-年4月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部專著回答了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志可以讀一下。另外,最近有部電影《年輕的馬克思》也可以看看。言歸正傳,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我們先看看馬克思、恩格斯怎么說?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yè)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fā)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就是馬克思的初心,也是他一生都牢記的使命。
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正像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這是馬克思帶給全人類的最大的兩個貢獻,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唯物論、辯證唯物論”和“剩余價值學說”,而歷史和實踐證明,一代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不斷將這兩大理論貢獻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最終中國步入了今天的新時代,中國人從站起來、富起來,正邁步走向強起來的中國夢時代!那么,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我的回答是:他一生都在尋求著造福全人類的真理,并能發(fā)現真理、堅持真理,實踐真理,且這樣的真理一旦碰上好的土壤就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功,根深蒂固、枝繁葉茂。正因為馬克思是對的。共產黨人天經地義就應當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徒,共產主義的篤行者。對同志們來講,首先就是做馬克思的好學生!
三、做馬克思的好學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終其一生“為人類而工作”雖步履艱辛卻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同樣,從傳統(tǒng)文化中,縱觀馬克思的一生,我以為他既做到了如曾國藩那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又做到了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終極意義,他還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極佳典范。做馬克思的好學生,要學其事跡、學其真理、學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用“9個思想”指明如何學習馬克思,即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想,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思想,社會建設的思想,文化建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世界歷史的思想,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大家學的怎樣,不妨以此為標準先量一量。具體到怎么學?我有一點自己的感想:一是踏踏實實讀原著是基礎,《共產黨宣言》《黨章》《憲法》必讀,其他著作盡力而為。
二是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關鍵,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最優(yōu)成果,要知行合一,悟透用活。三是對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一絲不容馬虎,要一絲不茍、不可含含糊糊、不能囫圇吞棗,這是基本功,比如:什么是無產階級,黨性的實質就是黨的階級性,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等等。第四,要努力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再分享一段好干部的經典論述,與諸君共勉!-《十個為什么》摘選為什么我當干部不覺得“賠本”?當干部先弄清哪是本?哪是家?過去,俺爹好說:“家里事你也不管,自留地你也不望,哪是你的家?”說我是“賠本干部”。我想:干部是大家的管家人,黨把全村人交給我們了,我們就要把擔子擔起來,革命是我的本,集體是我的家。我吃飯在家,人是公共的。俺村生產隊長呂世周,以集體為家,從來把隊上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還重要,把“私”和“公”的位置調換了個兒。換得好。當干部就得把心放在“公”字上,不能把職務看成是特權,不能“一人當干部,全家沾光。”干革命是不能講賠本賺錢的,革命需要的時候,連生命也可以貢獻。要不,白求恩到中國來犧牲了生命這筆帳怎么算?最后,讓我們一起重溫: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大家好!
在20xx年的鐘聲敲響之際,習總書記發(fā)表了新年賀詞,賀詞暖人心扉、催人奮進,激蕩起13億多人民在新時代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其中有一句話,說進了全國人民的心坎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接下來的幾天,不管是在網絡媒體上還是新聞采訪中,每當說起新年賀詞時,人們總會提到這句話。那么作為軍人,又該如何去理解和踐行這句話呢今日,我就圍繞“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個話題跟大家進行一下交流。
一、尋根究底,講一講軍人的幸福是什么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幸福在不一樣類型的人中有著不一樣的含義,對老人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家人健康,兒孫滿堂;對中年人來說就是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對孩子來說幸福就是爸爸媽媽給買了一個新玩具,一顆棒棒糖。那么,對于我們軍人來說,幸福又是什么呢?這里我們不妨經過三個事例來一探究竟。
事例一:辛勤付出有收獲。這是我們XX的畫面。去年5月份以來,機關灶積極推進就餐模式改革,推行的自助餐在伙食費降低標準的情景下菜品質量不降反升,官兵滿意度明顯提高,特別是圓滿完成了XX保障任務,得到了表揚和認可。雖然炊事員在日復一日的洗菜、配菜、炒菜保障中會感到枯燥無味,但能夠讓官兵吃好吃飽,并得到大家的肯定,對我們來說,一切都值得,這就是幸福。
事例二:精武強能顯身手。這是一張沉甸甸的榮譽證書。它記錄的是XX在參加XX崗位練兵比武競賽中,取得了XX第一名的輝煌戰(zhàn)績。“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該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始終堅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戰(zhàn)友學,并努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11年如一日的奮戰(zhàn)在外場保障一線,逐步成長為連隊的業(yè)務能手、技術骨干,最終憑借著這扎實的基本功、全面的業(yè)務知識和精湛的排故技術,在比武競賽XX名精英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佳績。
事例三:強師興站尤可期。這是我們保障XX駐訓任務的一個縮影。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保障飛機XX架,車輛裝備XX余臺,空、地勤XXX人,同時供給X個團的飛行保障,架次、人數之多,時間之長,難度之大,在場站飛行保障歷。但大家都在立足本職盡職責,奮發(fā)有為創(chuàng)佳績中圓滿順利的完成了此次飛行保障任務,并確保了空地安全。
二、撥云見日,講一講為什么奮斗才能幸福
幸福不會從天降,人間萬事靠奮斗。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當幸福來的太突然、太容易,總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就像做夢一樣,生怕什么時候夢就醒了,因為:
靠運氣降臨的幸福不踏實。不可否認,有時候運氣確實能夠帶來幸福,但誰能保證運氣一向與你相伴呢?
靠投機取巧的幸福不可靠。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大家有沒有找借口逃避訓練,逃避教育?
靠關系維持的幸福不長久。有句話說的好: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在全國上下大抓風氣建設的形勢下,明確要求我們嚴禁跑找要送,并且無論是入黨、套改、評功評獎還是選人用人,各級紀委都在全程監(jiān)督,誰還敢替你違規(guī)違紀去操作呢?靠實績提高,憑素質立身才是長久的幸福。
所以,僅有經過自我的努力奮斗得來的幸福,大家才會感到踏實,才能盡情的去享受那種幸福感。
三、戰(zhàn)鼓催征,講一講我們該怎樣去奮斗
天道酬勤,不勞何獲。20xx年,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20xx年目標任務的特殊之年。我們該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迎接新的一年以什么樣的作為開啟新的征程奮斗,依然是我們最有力的回答。
?。ㄒ唬┯心繕?。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僅有從自我的實際出發(fā),選擇正確的目標,才能為之去努力,去拚搏,才能有期望用血汗換來幸福的喜悅。
?。ǘ┯懈蓜?。只要我們善于在本職崗位上去觀察、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就也能像先進典型們一樣,收獲屬于自我的成功和幸福。
?。ㄈ┯幸懔?。我們都很欣賞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那首詠竹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靠這種可敬的“咬”勁,用堅忍不拔的毅力創(chuàng)造了奇跡。艱難險阻有時就是機遇,只要我們在軍旅生涯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執(zhí)著追求、鍥而不舍,不實現目標不松勁,不完成任務不罷休,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謝謝大家!
看過《2020年黨員學習《黨章》的專題黨課講稿范文三篇》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