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yong.com--心得體會】
“會議”,是漢語詞匯,拼音是huìyì,意思是指有組織、有領導、有目的的議事活動,它是在限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匯編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場高規(guī)格的重要會議——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為名的會議,在黨的歷史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歷史上都是第一次。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各級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是極大的鼓舞和激勵。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推動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落地生根,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堅定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旗幟鮮明、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始終保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此,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把“兩個維護”貫徹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要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切實將黨委的決策部署通過法定程序變成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確保人大工作與黨委決策部署同頻共振、同向發(fā)力。要發(fā)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認真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按照“四個機關”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全面加強人大自身建設,科學系統(tǒng)謀劃人大工作,努力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治機關、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機關和代表機關,在奮進新征程中更好發(fā)揮人大制度優(yōu)勢和職能作用。
準確把握、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這一重大論斷,充分發(fā)揮人大主要民主渠道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并提出“八個能否”“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的民主標準。為此,我們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更好發(fā)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完善發(fā)展人大的組織制度、會議制度、工作程序、運行機制等,使人民民主權利能夠通過法定途徑、渠道、方式、程序,體現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全過程。著眼當前,我們要依法有序做好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將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到換屆選舉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支持和保障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同時保證好代表的廣泛性和代表性,使更多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當選為人大代表,保證基層群眾代表比例,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優(yōu)勢。
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切實擔負起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職責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為此,我們要以學習貫徹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為重要契機,主動融入和服務地方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創(chuàng)造性做好立法、監(jiān)督、決定、任免、代表等各項工作。要加強對審議意見和議案建議辦理,對有關審議意見、議案建議進行回頭看、再落實,努力提高代表議案建議意見的解決率。要拓寬代表履職渠道,健全完善“雙聯(lián)系”機制,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履職平臺,強化上下聯(lián)動、區(qū)域協(xié)同機制,定期邀請代表參加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各類會議、視察調研、執(zhí)法檢查、評議測評等活動,加強制度體系建設,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全面提升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整體質效。
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民主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和我國人民民主實踐,深入闡述我們黨關于民主的基本觀點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強調要不斷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鞏固和發(fā)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tǒng)一,找到正確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政治制度是用來調節(jié)政治關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動國家發(fā)展、維護國家穩(wěn)定的,不可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來抽象評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zhí)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guī)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p>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要看人民在選舉過程中得到了什么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后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規(guī)定了什么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guī)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zhí)行;要看權力運行規(guī)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jiān)督和制約。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只有競選時聆聽天花亂墜的口號、競選后就毫無發(fā)言權,只有拉票時受寵、選舉后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國際社會哪個國家是不是民主的,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來評判,而不應該由自以為是的少數國家來評判。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單一的標尺衡量世界豐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單調的眼光審視人類五彩繽紛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始終堅持以下基本觀點:一是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是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四是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xié)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特點和優(yōu)勢。五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把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這些基本觀點,是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深刻總結,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政治內涵、理論內涵、實踐內涵,指明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前進方向。
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實踐和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推動人民民主發(fā)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發(fā)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煥發(fā)勃勃生機。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生命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繼續(xù)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將不斷完善發(fā)展,日益煥發(fā)出生機活力,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筑牢民主基石。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在我國政治發(fā)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fā)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全新政治制度。
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從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zhàn)略高度,明確提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和主要工作,深刻回答新時代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內涵、理論內涵、實踐內涵,是一篇充滿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綱領性文獻。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奮斗。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實現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奇跡,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曜哌^的工業(yè)化歷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成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人大代表與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機制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行使代表職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和人大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重要制度載體,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密切聯(lián)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充分彰顯了中國式民主的巨大功效。
實踐充分表明,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fā)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正是因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基本原則,適應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保證了國家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正是因為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保證了國家治理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正是因為正確處理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關系,實現國家統(tǒng)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yè),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保證了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制度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制度優(yōu)勢是一個國家贏得戰(zhàn)略主動的重要優(yōu)勢?!睔v史和現實都表明,制度穩(wěn)則國家穩(wěn),制度強則國家強。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我們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zhàn)乃至驚濤駭浪,越需要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于運用制度優(yōu)勢應對風險挑戰(zhàn)沖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繼續(xù)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牢牢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更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和人民事業(yè)中來。
在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不斷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鞏固和發(fā)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
看過《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匯編三篇】》的人還看了以下文章